< >

食物安全战略亟须结构性调整

来源 : 佛山市食品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7-02-22

随着本世纪初中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粮食进口国,粮食安全问题又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总体上,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农业投入等因素的驱动下,过去30年,从供给、收入、营养、市场价格等方面来看,中国食物安全度都在不断提高。

     笔者团队通过对未来中国粮食安全情况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产品供需将基本平衡,但结构明显不合理。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饲料安全问题,而饲料安全问题是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即不是“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而是“谁来供给中国畜产品”或“谁来养活中国需要的畜禽”问题。

     过去,我国农产品缺口主要是大豆和棉花。2010年,大豆和棉花进口额分别占农产品总进口的35%和8%。2012年,大豆进口量又比2010年增加6.4%,达到5829万吨;同期,棉花进口量更增长62.1%,达460万吨。与此同时,玉米、糖、食用油、奶制品和猪牛羊肉等农产品进口也显着增长,短缺日益明显。

     研究表明,随着居民消费结构改变,2015年至203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从470万吨增长至3980万吨,自给率从97%下降到85%;大豆的进口量将继续上升,从8170万吨增长至1.245亿万吨,超过九成依赖进口。同时,奶制品、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进口适当增加。

      由于我国大米和小麦的消费将出现稳定和下降的趋势,大米和小麦的自给率基本能够保持在100%左右;同时蔬菜、水果、花卉、水产品和加工食品不但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中国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这些食物的净出口国地位。但如果要保持畜产品供需的基本平衡,随着畜产品需求的增长,我国饲料粮玉米和大豆进口量到2020年预计将超过国内需求量的10%和88%,我国的牧草进口也将显着增长。

      我国农产品供需平衡所呈现的变动特征和趋势的根源来自食物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约束,未来至少在20年内食物需求还将出现刚性的增长,而水、土等资源将是永久的刚性约束。这两种刚性变动都是未来难以改变的趋势。

      因此,中国未来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供给面临的挑战将主要来自于小规模经营、科技创新挑战、劳动力成本上升、水资源短缺与污染、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等方面。

      当前,全球人口和土地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中国的情况更为严峻,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8%,却需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而中国北方属于水资源高度风险区。如果一定要让所有大宗农产品都自给自足,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口农产品相当于以虚拟形式进口耕地资源和水资源。

      据估算,到2030年,中国净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虚拟耕地”资源6.6千万公顷,相当于2015年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9%;与此同时,净进口“虚拟水”相当于2015年中国农业灌溉用水的30%~40%。

      要缓解食物安全问题,政府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在国家食物安全的战略上根据国家总体利益做出结构性的调整,需要把政策重点聚焦在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上,同时还需要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好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

      中国应保口粮,逐渐放开饲料粮进口,保持大豆进口,支持继续进口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同时,出口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水果。关键作物是作为饲料的玉米,如果限制玉米和大豆进口,未来中国必然需要大量进口畜产品;如果加大玉米和大豆进口,畜产品能基本自给。

       为此,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要实现五个转变和五个目标。五个转变包括:从“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观念转变,从“粮食安全”向“口粮安全”转变,从“进口畜禽产品”向“适度进口饲料粮”转变,从“饲料粮”向“饲料”(饲料粮+牧草)转变,从“国家层面”向“贫困家庭”微观营养转变。五个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食物总体自给率达到95%以上,大米和小麦自给率达到100%左右,饲料玉米自给率达到85%以上,肉蛋等实现基本自给,营养安全和健康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来源:中国科学报